華碩前些時候搞出了一個全新的 "貓頭鷹" 或稱 "梟鷹" 系列的產品線
主要還是打著電競取向的模式,除了顯示卡類的產品還包含了遊戲周邊
除了我們之前介紹過且稍微小聊的 ASUS STRIX GTX 750 TI 這張入門卡外
華碩整個 9 系列顯示卡從 960 一直到目前篡奪 980 的新卡 980 TI,都有以 "梟鷹" 系列的產品
今天就來跟大家聊聊去年度的卡王 ASUS STRIX GTX 980 4GB
因為是梟鷹系列,外包裝整個產品線就是都有代表性的梟鷹圖案
ASUS Strix GTX 980 採用 DirectCU II 散熱技術
這個產品線最大的特色就是當顯示晶片溫度低於65度時,風扇停止運轉以達到安靜效果
提供了四年保固
沒有時間到華碩皇家俱樂部送修的話也提供到府收送的服務
這是為了強調良好的售後服務,送修什麼的最好永遠用不上!!
盒子背部當然要羅列該張顯卡的所有特色
但是因為沒有中文,英文也不好~~所以果斷跳過!!
不過至少很重要的是有特別標明顯示卡上方的輸出埠照片
讓想敗家的人了解一下自己是不是需要順便換螢幕!!
在 ASUS 的宣告中,可是一張高階卡~~
所以包裝理所當然要有一定的霸氣
然後字體一定要出現這種空虛的燙金字~~讓消費者覺得敗家有其價值!!
開箱~~然後裡面又一層
配件也有專屬的盒子~~果然是高階卡,跟 750TI 的等級完全不能比!!
直接拿出來亮相了啦
真不愧是高階卡~~非常有份量感!!
想想最後一次摸 nVIDIA 家的高階卡應該是在 NVIDIA GTX295 的時代了~~
另為了強調 STRIX 系列的風格,ASUS把顯示卡散熱器外觀設計成像梟鷹的頭
0dB 雙風扇搭配 DirectCU II 散熱,在顯示卡低於 65 度時可是完全安靜不會運轉的!!
(認真講...這種事應該不可能可以發生在 980 身上)
回想起 NVIDIA GTX295
就會想起現在的配件是多麼"精簡"
掰起指頭算一算也才只有四樣配件,當年一定會有的 DVI 轉 D-SUB 以及 SLI 橋接排線 都已經成為過眼雲煙了
不過小花招還是一定要的
華碩這幾年的產品都一定要引入的濃厚馬雅文明的圖騰
在這裡也可以看到喔~~還有紅黑兩色,自己挑選喜歡的貼上去!!
接下來來看顯示卡本體啦!!
顯示卡下方看則會看到四根熱導管,兩根6mm和兩根8mm!!
從上方看顯示卡會看到一根一公分厚的熱導管
另外也可以看到顯示卡上方之SLI金手指,預先有安裝保護套
整張顯示卡也安裝了強化背板和防彎支架
另外還可以看到強化背板竟然還有保護膜防只刮傷~~真是有夠高級!!
供電部分需要一個 6 PIN 和一個 8 PIN
拜科技進步所賜,以往高階卡動不動就要 8+8 PIN 的時代已經過去了
導風罩上方有強調 Strix 字樣和名顯的貓頭鷹 LOGO
厚度只需要兩個PCI插槽,基於可能的散熱需求建議當他是三 PCI 空間會好一點
該張卡一共有五個輸出埠
分別為一個 DVI、一個 HDMI 和三個 Displayport 且支援多顯示幕輸出
啥~~你說沒有 D-SUB ,都買到這種等級的顯示卡了你的螢幕還會用 D-SUB 輸出嗎XD
裝機不附圖怎麼可以
來給大家看看真像
對於這麼重的顯示卡就算有再強的支撐架和強化背板
一般來說都還是建議裝個輔助支撐的東西,例如圖中我使用的是泡沫紅茶的粗吸管,還上了兩支
不然到時後主機板上的 PCI-E 插槽被萬有引力壓壞了就得不償失了!!
接下來就是....測試???你說啥~~
都已經是卡王等級的顯示卡,測啥測,最近被工作追殺
回家當然就 GTA V 和 暗黑破壞神 III 爽爽打!! 紓解一下壓力!!
拜新顯卡所賜~~特效全開都沒問題的啦!!
你說要實測是嗎?? 等我有空XD
以上為 ASUS STRIX GTX 980 4GB 純粹開箱賞圖~~謝謝收看
4K 畫質輕鬆隨手拍 Canon XC10 數位攝影機 簡單開箱
PAPAGO! GoSafe 150S 採用 SONY 低照度感光元件的高畫質行車紀錄器
一起來換掉傳統硬碟吧 Kingston HyperX Savage SSD 240GB 開箱實測
[敗家] 超薄邊框 DELL U2415 UltraSharp 24 吋16:10 AH-IPS 面板螢幕
掃地機與吸塵器再次融合的美妙創意 科沃斯 ECOVACS DEEBOT D79 智慧地板清潔機器人
想更快追蹤到更多的更新請加入傻瓜狐狸的粉絲團
(同時請您參考如何確實的看到所有粉絲團的更新)
如果您使用的是Google+可以把我加入好友圈^^
原文發表於傻瓜狐狸的雜碎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