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介紹顯示卡的文章狐仔介紹了 N 家的目前的卡王
這篇咱們將開箱好久沒有摸到 A 家的旗艦顯示卡
畢竟好幾年以來 AMD 除了 CPU 被 Intel 壓著打,顯示卡也被 NVIDIA 完全的打趴
那段時間能拿來說嘴的...除了 C/P 值,大約就是....很適合挖礦 XD (用來玩遊戲的功能完全被忽略)
但現在終於有了中高階顯卡的合格接班人 RX 5700 XT 出現,而且可和主流 N 家中高階一戰高下
這次我們挑選的是 微星科技出品的入門款 5700XT
詳細全名為 MSI RADEON™ RX 5700 XT MECH OC
作為 AMD 採用 RDNA 全新架構的顯示卡-RX 5700、RX 5700XT
採用 7nm 製程製造,核心代號:Navi
簡單來說就是 AMD 終於有全新的產品出現了
這對於 AMD 來說意義相當重大,終於在產品上有可以反擊 N 家,在主流遊戲主機上開始攻城掠地
而 RX 5700XT 在定價以及效能表現上完全就是劍指 NVIDIA 家的 RTX 2070 而來
包裝還...好,沒有很大一包
現在大部分的顯示卡包裝都趨向簡單化了
微星這款 MSI RADEON™ RX 5700 XT MECH OC 除了貼紙說明書以及一些簡單感謝函
就沒有其他的配件了,針對上古螢幕,需要 HDMI 轉 VGA 或是 DVI 就自己去買吧
外觀上可以清楚看到兩個大風扇以及散熱模組的設計
相較於 微星 MSI GeForce RTX 2080 Ti VENTUS 11G 這種超級大貴族顯卡,又大又重
這張的散熱器根本是小卡司
微星特別在官方網站上強調採用 MSI TORX FAN3.0 全新風扇設計
特殊弧度與扇葉寬幅設計可引入更多的氣流到下方的散熱鰭片上
顯示卡正反面皆以強化防彎曲設計
並且皆導熱膠片緊密貼合,以強化散熱效果
然後螺絲被貼了易碎貼紙似乎是目前顯示卡的主流設計了
想改裝散熱器的話就保固一去不回頭
RX 5700 XT MECH OC 採用了散熱模組採用了四根直徑 6mm 的導熱管
並在與晶片接觸面採用了散熱管直觸的設計
供電上需要一個 6PIN+8PIN (畢竟是準高階顯示卡了)
底部散熱管伸出三道與散熱鰭片接觸
上方則是伸出兩道與鰭片接觸
目前最新的顯示卡皆已經無支援類比輸出了
連接介面方面提供了 DP*2 / HDMI*2
很久沒有接觸到 AMD 的顯示卡的同時,狐仔還是打算小測這張顯示卡的能耐
畢竟這張被 AMD 粉絲同樣稱為真香的 RX 5700 XT,在網路上的測試可是可以上打 RTX 2070 S
看看 RTX 2070 S 那精美的售價,就會發現 RX 5700 XT 其實真的很有競爭力 XD
提供給大家咱們這次測試的裝備,一台純 MSI 以及 AMD 信仰的主機
處理器:AMD Ryzen 7 3700X
主機坂:MSI MPG X570 Gaming Edge WIFI
顯示卡:MSI RADEON™ RX 5700 XT MECH OC
記憶體:Micron Ballistix Sport LT 競技版 DDR4-3000 16G*2
電源供應器:Cougar GX-S 750W 金牌
固態硬碟:威剛 ADATA XPG SX8200 Pro 512GB
VRMARK
3DMARK
幫大家做個簡單的選擇,畢竟 RTX 系列有雪花的問題,RX 5700 系列目前有驅動的問題
如果以價格考量來說,RX 5700 XT 真的是個價格上很划算的選擇
如果是以遊戲效能來說,這 RTX 2070 S 與 RX 5700 XT 兩張卡還真是各有千秋
當然以目前遊戲的優化程度來說,買 N 家的卡似乎真的比較有優勢
但也會貴了個幾千元新台幣,來多一個不知道何時會普及化的光追
基本上還是要以各位讀者的本心來做選擇(成為真香教徒或老黃教徒)
以上簡單紀錄
- 威剛 ADATA XPG SX8200 Pro 512GB M.2 NVMe SSD 近期鄉民特愛的 SSD 開箱效能測試
- ID-COOLING PINKFLOW 240 全粉紅化主機唯一的封閉式水冷選擇
- 金士頓 Kingston KC600 1TB SATA TLC SSD 具備硬體型自我加密功能 開箱評測
- 簽訂28萬輕鬆入住 桃園機捷 A7 友文化書香宅 盡享購物中心、影城、捷運、萬坪公園、長庚照顧
- Dyson Pure Cryptomic™ TP06 二合一涼風智慧空氣清淨機~ 真正幫你清除屋內 甲醛 的好物 簡單開箱使用心得小聊
- [台北建案] 緊傍碧湖公園 遇見醍湖 內湖區頂級住宅社區 預售屋 參觀
想更快追蹤到更多的更新請加入傻瓜狐狸的粉絲團
(同時請您參考如何確實的看到所有粉絲團的更新)
原文發表於傻瓜狐狸的雜碎物品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