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期待的 AMD B550 主機板終於上市了
雖然區塊定價與 X570 晶片主機板的價差沒有大家期待的那麼大
但至少仍舊是個在經費不得不讓步下的選擇
(在怎麼樣也比 Intel 的晶片家族好選太多了)
我們這次先從 msi 推出的 B550 主機板開始看起 ~ 未來還能給大家看到什麼板子就全看進到什麼貨
這次先看 msi MAG B550M MORTAR WIFI
同時存在著沒有 WIFI 但是便宜 500 元的版本 msi MAG B550M MORTAR
這兩張 MATX 主機板的差別只差在一個 Intel® Wi-Fi 6 AX200 無線網卡,所以會併在一起聊
只有在不同點會貼上兩張圖給大家看一下分別
外盒應該看一張就好~反正就差一個 WIFI 字樣,大家購買時應該不會看錯
且更重要的是主機板本身
先看 銀白色散熱器 的 MAG B550M MORTAR WIFI
再看 銀黑色散熱器 的 MAG B550M MORTAR
同樣給了兩隻 PCIe X16,其中有強化加固金屬片的 PCI_E1 可在 X16 的速度下工作
第二隻 PCIe X16 標號 PCI_E2 的實際工作速度為 PCIe X4
另外還給了兩個 PCIe X1
M.2 SSD 接口有兩個
只有 M.2_1 可以裝原廠附的 SSD 散熱器,同時也建議大家把系統碟接在這
M.2_1 本身支援 PCIe Gen4 (取決於你的 CPU 是否支援)、PCIe Gen3、SATA
M.2_2 就只能自行安裝 SSD 散熱器 (比如說 Thermalright TR-M.2 利民 M.2 2280 SSD 固態硬碟散熱器)
但 M.2_2 並不支援 M.2 SATA SSD 這部份大家要特別注意
就我個人建議 ~ M.2 插槽盡量都留給 M.2 NVMe SSD
有 SATA SSD 需求的話就使用 2.5" SATA SSD 吧 (這主機板可是有六個接口可以用)
VRM 的部份
巨大散熱器底下是 8+2 相供電,讓這張主機板擁有支撐 CPU 在高負載工作下的供電
ATX12V 設定為 8PIN 看起來已經是時下流行的趨勢
前置 USB 給了兩個
一個是記憶體旁的 USB3.2 Gen 2
另一個是在南橋旁邊的 USB3.2 Gen1
([教學] 一次搞懂越來越讓人困惑的 USB 3.2 是什麼)
最後看 IO ~~~ 長的有點不太一樣,但給的內容差不多
就是
- DisplayPort
- PS/2 Combo Port
- USB 3.2 Gen 2 10Gbps (Type-A)
- HD Audio Connectors
- HDMI Port
- Flash BIOS Button
- USB 2.0 port
- USB 3.2 Gen 1 5Gbps (Type-A)
- USB 3.2 Gen 2 10Gbps (Type-C)
- Optical S/PDIF OUT
差別在網路的設定差別
MAG B550M MORTAR WIFI 是 2.5G + WIFI6
MAG B550M MORTAR 是 2.5G+1G
*最新版本號的 MAG B550M MORTAR 已經修改成 單 LAN 了
基本上這張主機板除了想嘗鮮的以外,就是預算上極度抓襟見肘的狀態下只好選擇它
(可以買到 X570 當然還是盡量買 X570)
但如果你不得不選擇這張主機板的話,極度建議買有 WIFI 的
以上簡單報告完畢
- ASUS ROG Rapture GT-AC2900 軔體 3.0.0.4.384.81930 開放更新
- 無線路由器 ASUS RT-AC88U / RT-AC68U / RT-AC66U+ B1 軔體 3.0.0.4.385.20585 開放更新
- 台達 Innergie 65U ( 黑 ) 65 瓦 通用型筆記型電腦充電器開箱簡測 By 港都狼仔
- 技嘉 GIGABYTE B460 HD3 標準 ATX 主機板 簡單開箱圖賞
- ASUS ROG STRIX Z490-E Gaming 華碩中堅級 Z490 電競主機板最頂規版 開箱圖賞
想更快追蹤到更多的更新請加入傻瓜狐狸的粉絲團
原文發表於傻瓜狐狸的雜碎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