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O_IMG_IMG_7219.jpg  

高階耳機品牌在疫情前到疫情之間還真是出了幾件大事

首先是 Sennheiser 傳奇設計師 Axel Grell 於 2019 年離開了 Sennheiser 

Axel Grell 的作品包含了各項 Sennheiser 的代表作品

包含了 大奧 / HD650 / HD580 / HD800 等知名系列

緊接著 Sennheiser 的消費電子部門也在 2021 年出售給了 Sonova Holding AG 集團

Axel Grell 後來自己成立了 grell Audio,並開始開發自家的新產品

而第一支真正獨立開發出的新代表作產品則是今天鞭擊老G 要來開箱的這隻耳機

Axel Grell 與美國著名的集資團購網站 DROP (過去稱之為 Massdrop) 合作推出的作品

DROP + grell OAE1 Signature 

nEO_IMG_IMG_7188.jpg  

包裝盒就長這樣

裡面就牛皮紙盒包裝,開盒後有張出廠的 QC 檢測證書+說明書

nEO_IMG_IMG_7189.jpg  

按照以往的策略, DROP 通常對開發的新品會先宣傳為限量 XXX 隻

一旦產品的預購銷售及消費者接受性好,這隻產品就會變得沒有限量 XD

而老G 老早就在關注這隻耳機,在預購開始時又控制不住自己的右手

取得的產品編號在 150 號內,算是個小小成就!?

nEO_IMG_IMG_7190.jpg  

後面就是說明書

nEO_IMG_IMG_7191.jpg  

打開後有個耳機本體的收納便攜盒

但這個收納盒....真的是頗大

nEO_IMG_IMG_7192.jpg  

打開後就可以看到耳機本體

nEO_IMG_IMG_7194.jpg  

耳機共附兩種線材,分別是 6.3mm 單端輸入的線材

以及 4.4mm 平衡端子輸入線材

這裡就不得不提這隻耳機對於連接線材的特別設計

耳機的訊號入線設計採用了類似 Sennheiser HD 490 PRO 左右耳都可以連接線材的設計

讓消費者可以依照自己擺放訊源擴大機設備的方向來決定訊源線從哪一側入線

但 grell OAE1 Signature 做了個比較奇葩的設計

它不僅可以選擇從左耳或是右耳連接平衡線材,甚至也可以從雙邊連結單端線材

當然,這個設計 Axel Grell 在網站上有解釋到是為了給使用這最大的靈活性

所以當然也可以做單端線材單邊入線或者是平衡線材左右入線

只是這個就得等周邊廠商開發出可以符合使用規格的耳機線了

nEO_IMG_IMG_7195.jpg  

耳機本體連接線材的位置有個稍微特殊的設計

Axel Grell 有解釋到這是為了讓耳機線材的震動對於耳機的影響降到最低

nEO_IMG_IMG_7200.jpg  

但也變成了耳機線的連接端子會完全塞入,要拔除只能拉扯外部的線材

這個設計也造成了國外一群最早收到耳機的發燒友沒有正確連接耳機本體和線材

而造成了誤認耳機故障或者覺得它的聲音表現很爛的誤會

正確把信號線插入應該會感受到兩段卡入,或是咖咖兩聲

但....Axel Grell 也在 DROP 網站上親自回覆保證線材很耐用也很耐拉

絕對不會有過度拉扯後造成端子和線材接觸不良的問題,這只能交由時間去印證了

nEO_IMG_IMG_7208.jpg  

耳罩非常厚而且採用了天鵝絨材質,雖然剛帶上的感覺不錯

而且對外界隔音其實也非常好

但....我只能說對台灣的夏季非常的不友善,不如說只能在溫帶國家才能長期配戴

如過在台灣的夏季室溫中我幾乎沒辦法戴超過 30 分鐘

在冷氣房裡我也得把室溫降到 26 度左右才算是可以舒適佩戴的氣溫

希望未來有周邊廠商趕快開發其他材質的耳罩

nEO_IMG_IMG_7196.jpg  

從耳機的網狀外觀來看應該大家先入為主都會認為它是一隻開放式耳機

但事實上我們認為它頂多算是半開放式耳機

在撥放音樂時,聲音外漏其實沒有像 HD800 這麼明顯

而且除非把音量調到超大聲,坐在旁邊其實真的聽不太清楚這支耳機的漏音

nEO_IMG_IMG_7201.jpg  

所謂的 Signature 簽名版就是耳機外框上有 Axel Grell 的簽名字樣

所以....未來出的版本都不會有簽名嗎 !?

nEO_IMG_IMG_7198.jpg  

這隻耳機特別的設計在於 Axel Grell 將耳機單體擺放位置放在耳朵前方而非耳側

想要營造出類似兩聲道喇叭的聽感

但....其實效果並不如預設中好,這我們後面說明

nEO_IMG_IMG_7199.jpg  

總之,我們還是大略列出我們用於聆聽的器材吧

後面也會把整個聆聽感和配戴敢做出整理

第一套器材:

DAC:Benchmark DAC3 DX(改裝線性電源供電)

擴大機:Woo Audio WA22 真空管全平衡耳機擴大機

配置真空管:

[整流管 西電 Western Electric 422A]

[信號管 德律風根 Telefunken CCa 轉 6SN7]*2

[功率管 西電 Western Electric 421A]*2

轉接頭:Woo Audio 4.4mm 轉 4-pin XLR 耳機平衡端子轉接頭

第二套器材:

DAC:Audiobyte Black Dragon DAC (黑龍)

擴大機:Luxman P-750u 耳機擴大機

nEO_IMG_IMG_7218.jpg  

[配戴感]

以配戴感來說,鞭擊老G 跟他的發燒友朋友都認為這就是隻很理工設計的耳機

考慮的外觀以及機構的合理性設計,完全沒考慮到人體工學

所以頭樑配戴不舒適,大頭人士超夾頭且壓頭,逼得 Drop 官方發出聲明會開發修改版頭樑襯墊

耳罩太小,對於耳朵很大的人會容易壓耳,而垂較大的人也容易被夾到

而且記憶海綿加上天鵝絨設計在台灣的天氣簡直熱死,設計完全沒考慮熱帶及亞熱帶氣候

戴著它得在室內且冷氣開好開滿

老G 的頭型勉勉強強,上述的問題都不算不舒適

 

[聆聽感](使用4.4mm 平衡線)

先講結論,一隻非常忠實反映前端器材的耳機,給太爛的設備完全不能聽

頂多就打打電動時聲場的包圍感還挺爽的

 

在第一套器材

第一個感覺就是這隻耳機的聽感很特別,拿傳統耳機的聽感來比真的....很難說

首先是調音,由於根據北美年輕市場的設計,基本上就是低頻加強

以聽感來說其實低頻不算搶戲,輪廓挺完整的,不會整片漫開來

中高頻目前就中規中矩,中頻量足不會被低頻蓋掉

高頻就....老G 的音樂庫其實不多這類音樂

聲場的感覺...就挺舒服挺立體的,比 Sennheiser HD6XX 大但是沒有 HD800 的程度

整題感覺就是物有所值,但.....老G 的耳擴設備大概懂的人就會倒抽一口氣

畢竟就是用真空管硬堆出最適合的感覺,所以整體來說老G 還覺得很不錯

能完整表現出真空管擴大機的特色

目前已經開始衰聲,希望用久一點後會解決有點悶又有點怪的問題

 

在第二套器材

第一個聽感就是超怪感覺上聲音從耳朵後方過來

雖然  Luxman P-750u 耳機擴大機 真的在低阻抗的耳機展現比 WA22 更好的控制力

但就說不出的怪

直到我們最後才發現友人連接到耳機擴大機的左右聲道接反

一改回來立刻就正常了,其實低頻真的在這套器材不會搶戲

中頻高頻也比預期來的好得多,畢竟以一萬初的耳機

在表現上其實跟 Sennheiser HD600 以及 Sennheiser HD6XX 是能一較高下的

在某些部分甚至會有 Sennheiser HD800 的某些特色出現,聲場表現就是一個例子

但聲場表現出來的感覺就是....獨特,只能用這個形容詞了

 

以上剛收到耳機一個多月的初步心得

未來有機會再繼續深入討論

 

ALTEAM 我聽 USC-312 USB TYPE-C 專業麥克風耳機 小巧方便 USB TYPE-C 隨時連 簡單開箱分享

[音響發燒] 好的聆聽體驗從處理好電開始 BF Audio 北方音頻牛 1300W 平衡式隔離變壓器 開箱與簡單心得 

[耳機配件] Woo Audio 4.4mm 轉 4-pin XLR 耳機平衡端子轉接頭 

[音響發燒] Audio Bastion 電源線避震支撐架 小小配件有效改善聆聽體驗 快速開箱 

現代耳機規格中常見的 主動式抗噪 是什麼? 

 

如果您想贊助提神良方,鼓勵編輯部更努力 (低銷 50)

可以點我前往 或是掃 QR CODE

想要跟我們聊天,請加入傻瓜狐狸的粉絲團

原文發表於傻瓜狐狸的雜碎物品

01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傻瓜狐狸 的頭像
傻瓜狐狸

傻瓜狐狸的雜碎物品

傻瓜狐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