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仔因為工作的關系,平時就常游走於各公司來做系統與硬體的維護
所以身邊會一些隨身硬碟來帶著各種工作需要的軟體、文件、圖檔或是各種系統備份檔
之前是使用 美光 Crucial MX500 500GB SSD 來搭配 2.5" 外接盒來使用
隨著業務量增加,開始覺得自己應該要挑個出廠就已經專用外接式設計的大容量 SSD 來使用
因為這類的產品在攜帶時都有兩個優點
體積更小、重量更輕,除了可以降低我外出工作的背包尺吋與重量之外,此類產品還更加耐摔
這次我挑好朋友推出的 SSD 就可抗摔落高度達到兩公尺,正式型號是
Micron Crucial X6 PORTABLE SSD 2TB
這顆 SSD 通用於 Windows / macOS / Android 三種作業系統,很適合讓我拿來備份各方客戶的各種資料
外型的設計相當的簡約
黑色的外殼頗耐髒,有條 Crucial 的商標 ~ 然後它不會發光 XD
尺寸很小~大家看一下底下筆電的巧克力鍵盤的鍵帽尺寸對比一下就大約知道啦
如果上面那張還無法對尺寸有足夠的理解,也可以看一下底下的背面照
手指捏著一角~蠻好拿的,重量也不過 40g
連接口只有一個 USB-C 接口,最高連接速度 USB3.2 Gen2
([教學] 一次搞懂越來越讓人困惑的 USB 3.2 是什麼)
至於這個 隨身 SSD 有多厚,看那 USB-C 的接口就大約知道啦
隨著包裝出貨附一條 USB-C TO USB-C 的連接線
如果你有需要連接 USB-A 可以自行買轉接頭來使用
跑測試前看一下硬碟資訊
軔體型號為 CT2000X6SSD8 2000.3GB
測試時的軔體版本為 M6CR030
這顆硬碟裡的 SSD 走的 SATA III 6Gb/s的協定,理想的讀寫 600MB/s
官方宣告的工作速度為 540MB/s
AS SSD
讀取 528.35 MB/s
寫入 450.12 MB/s
CrytalDiskMark
讀取 563.91 MB/s
寫入 510.56 MB/s
然後這是讓我跑到懷疑人生的全碟寫入
2 TB 真的太大了 XD 我跑了好久好久好久~決定不想跑完了
寫入的過程中,溫度控制的還不錯
達到一定的溫度之後會降低寫入速度來控制,所以大家會看到那段大陡坡
不過大家不用太在意,因為多數使用者不會在遇到這麼大量的連續寫入
(拿來備份系統影像檔也蠻難頂到的)
安裝到 macOS 的部份,因為我的 MacBook Air 2014 的規格太舊了
工作速度表現其實沒那麼好,就先跳過
如果你手邊的 MacBook 是近 5 年內的型號 ~ 工作速度就跟上頭的表現差不多
基本上大家最常用的 Time machine 設定完全無問題
此外它還可以拿來當成 iPAD Pro 的擴充儲存空間來使用
喜歡拿 iPAD Pro 畫圖的朋友可以不用衝到最大容量去了
如果你手中的是 iPhone 儲存容量不足也可以用這個來將手機的照片轉移出來
只要多裝一個轉接器就好了,該設備的型號與接法可以看底下那篇教學
[教學] 如何利用傳輸線直接在兩部 iPhone 之間傳送、轉移帳號資料
最後我們來看一下 Android 系統的相容結果如何
直接抓到 2000.36GB 且可以直接使用
以上簡單小測
Micron Crucial X6 PORTABLE SSD 出自記憶體大廠,擁有三年的保固
外型上 體積小、重量輕還有二米高的耐摔能力 ~ 對使用者來說算是相當簡單好用
再加上保固蠻乾脆的,所以是被我放在可以安心採購的產品
使用方法其實簡單的,即插即用
無論是要拿來儲存資料還是要拿來當 Windows 或 macOS 的系統備份,都完全沒問題
Andorid 手機的使用者還可以直接拿來當資料轉移、備份使用
想要備份手機裡的照片可以不用接電腦啦 !!!! 很方便的 !!!
540 MB/s 的讀取速度雖然還沒到目前市場端的頂速,但對多數設被來說已經相當足夠了
某些有更高速外接需求的朋友在 2TB 以內 (含) 的容量
可以試著選用同容量下稍貴 1000 ~ 2000 元的 Micron Crucial X8 PORTABLE SSD
時代在進步~~~~我已經開始把手邊的儲存設備轉向設計為專用型的 SSD 產品了
也許你也可以試試看,來讓生活更高速化
楊家 電動磨豆機 小飛馬 600N / 601N / 610N 清潔與校正刀盤 教學與記錄
美光 Micron Crucial P5 NVMe SSD 美光的第一款旗艦級 M.2 SSD 簡單測給大家看
Windows 10 更新 KB4589212 與 KB5000802 內容簡單整理
ASUS ROG STRIX Z590-A Gaming WiFi 主機板簡單看
最美的咖啡杯 ~ 建盞柴燒匠人 李遠興 大師作品 藍油滴 技法製成 天目杯 簡單開箱
想更快追蹤到更多的更新請加入傻瓜狐狸的粉絲團
原文發表於傻瓜狐狸的雜碎物品
</p